号: 11622600013939287H/202501-00021 信息分类: 回应关切
内容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日期: 2025-01-24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号:
称: 【三农服务】蔬菜及经济林果应对降温降雪天气技术措施建议
词:

【三农服务】蔬菜及经济林果应对降温降雪天气技术措施建议

文章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发表时间:2025-01-24 15:13责任编辑: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 字号:

为切实做好降温降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减轻降温降雪天气对蔬菜和经济作物的影响,陇南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结合我市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提出应对技术措施建议,供广大群众和基层农业工作者参考。

【蔬菜篇】

     一、设施蔬菜:
第一,要加固好棚室。要进一步仔细检查棚体和薄膜。对变形骨架及时更换,来不及更换的进行加固并增加立柱支撑;土墙日光温室后墙要加盖薄膜,防止雪水下渗损伤墙体。要及时修补更换破损棚膜,紧固压膜绳。
第二,要及时清除积雪。下大雪时应边降雪边清除,尤其要加强夜间扫雪。大雪后要及时清理棚室周围堆积的积雪,防止积雪融化后进入棚室降低温度。若遇极端大雪天气来不及清除积雪时,必要时要破膜保架,减少损失。
第三,要加强设施内保温。低温时设施内要增加二道幕、小拱棚等进行多层覆盖;棚室通风口、入口处设置缓冲膜,棚室内前沿加设一道1米高左右的裙膜;可在蔬菜行间用秸秆等覆盖在畦面上,起到土壤保温作用。
另外,必要时采取辅助加温措施。长时间降温时,需使用增温块、热风炉、补光灯等设备进行临时增温,确保生产果菜类蔬菜的棚室温度不能低于8℃,短时不能低于6℃。
第四,还要增加光照。及时清理薄膜上的积雪,在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在不降低棚室温度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覆盖物,增加植株接受散射光时间,有条件的用补光灯补光。
第五,要加强植株管理。低温期间尽量不浇水,要遵循“三浇三不浇”原则,就是“上午浇水下午不浇,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浇小水不浇大水”;尽量不要整枝打叉,打药要用粉尘剂,减少棚内湿度,叶面最好能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来增强植株的防寒抗冻能力。
      二、露地蔬菜:
要及时采收成熟和基本成熟蔬菜。田间蔬菜做好地膜检查,培土进行护根,撒施作物秸秆,采用塑料薄膜、无纺布、稻草等覆盖材料临时覆盖蔬菜,增强保温防寒。雨雪过后及时排水中耕,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另外还可以喷施叶面肥提高蔬菜抗逆性抗寒性。

【茶园篇】

    一、预防措施
(一)定植茶树冻害预防措施
1、重视寒潮预报。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提前做好预防。在寒潮预报发布后,及时筹备防寒物资,以减少冻害损失。
2、适时深耕合理施肥。适时深耕、排除湿害,可促进细根向土壤下层伸长,以增强抗寒力。在深耕的同时,将茶树四周(丛植)或两边(条植)的泥土,向茶树根颈培土5-10厘米。茶树体内养分是茶树顺利越冬的物质基础。施肥能促进茶树叶片或枝条中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等含量增加,从而提高茶树的抗寒性。通常施肥结合深耕进行,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
3、茶树蓬面覆盖。在高山西北向易被寒风或冰雪侵袭受冻的茶园,防冻充分利用山区现有资源,用稻草、杂草或遮阳网覆盖茶树蓬面,以不露地面为原则。待寒潮过后及时掀去覆盖物。茶园铺草,可提高茶园地温1~2℃,可减轻冻土程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4、灌溉或喷灌。水源充足、灌溉设施较好的茶园,在寒潮到来之前向茶园喷水、灌水,增加茶园空气湿度,提高茶园土壤热容量,减少土壤变温幅度,可保持茶园土温,使冷空气不易侵入,减轻冻害对茶树的损伤。在霜冻前的晚上7时到次日凌晨8时,进行间歇喷洒(每1-1.5小时喷水一次)。
5、安装送风机。送风防霜是在离地6.5米处安装送风机,风机运行时,可改变茶园上方冷空气的沉降结构,将逆转层上的暖空气吹至茶树采摘面,从而提高茶树周边温度,达到防霜的目的。
6、及时扫雪。及时清除树冠上的积雪,防止因积雪过厚压伤茶树及积雪长时间覆盖冻伤茶树。雪灾后,融雪积水的茶园,及时开沟排水。
(二)茶树苗圃冻害预防措施
1、及时清扫积雪。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要及时疏通沟渠,加挖排水沟,防止积雪、冰冻融化后的积水对茶树根系造成冰冻伤害。对于积雪较厚的山区茶园,在气温回升后,应及时清除茶树冠层积雪,减轻冻害发生。
2、加强水分管理。注意苗圃的水分管理,防止冻土抬苗造成茶苗出现脱水现象。
3、及时覆盖。对苗圃用草或其它材料进行覆盖,检查并及时修复覆盖的薄膜,薄膜覆盖要求4边均埋入土里以形成密闭的小环境。加固并随时修复受损棚架,降低遮阳网靠近薄膜并压紧压实,可在遮阳网上直接盖草。开春断霜、气温稳定回升后,应及时揭去覆盖物。山区茶园可就地取材,用山茅草、稻草、秸秆等铺满茶园行间。对易受冻的迎风面茶园,可用稻草、杂草或遮阳网覆盖茶树蓬面,待灾害性天气过后及时揭去覆盖物。
(三)硬件设施防范措施
对加工厂房、电力设备、水利设施、育苗大棚等基础设施进行排查,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排除灾害天气带来的风险隐患,重点加固厂房顶棚、育苗大棚等容易损坏的薄弱环节。及时清理积雪、冰块等,防止厂房、仓库、育苗大棚等出现垮塌。
    二、补救措施
(一)及时剪除受冻枝叶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必须剪除枯死部分,使其重发新梢,培养树冠和扩大采摘面。修剪深度应根据受冻程度轻重确定,一般剪口比冻死部位深1-2厘米为宜,以防继续往下回枯。只有叶片边缘变色、受冻较轻的茶树则不必修剪。修剪时期以当地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进行。
(二)加强肥水管理
受冻茶树修剪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早春肥。茶树受冻后损耗了体内较多的营养物质,必须及时补给才能使茶树恢复生长、重建树冠。早春肥应在2月底前施下,以施茶叶专用有机肥为主。施肥的时期,宜按修剪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
(三)留养春夏新叶
受冻茶树经修剪后,大量叶片脱落,明年应适当加强新叶的留养,以恢复树冠。对于修剪程度较轻的茶树,春茶早采嫩采名优茶,后期留叶采;对于深修剪的茶树春茶后期留一叶采,夏茶也应适当多留叶;而对于受冻严重进行重修剪的茶园,应留养春梢,夏梢打顶采,以尽快恢复茶树树冠。
(四)改种换植
对受冻严重、采用补救措施难以补救的老茶园,应进行改种换植。清除植株,栽植无性系抗寒品种,加强肥水管理,保证茶苗移栽成活率和幼苗生长。
(五)间套作一年生作物
对受灾的幼龄茶园和改种换植茶园,可在行间套作一年生粮食和矮杆经济作物,弥补受灾损失。
(六)及时进行茶苗补植
新植茶园的幼龄茶树冻死后,翌年早春须及时进行茶苗补植,应尽早开展茶苗的购买调运工作,以确保茶苗的及时补植。

【果树篇】

    一、灾前预防
1.灌封冻水。在休眠期,枝条仍有微弱的蒸腾作用,土壤中缺水常会引起抽条或加重冻害,从而降低果树越冬能力。一般在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透水,既促进基肥迅速吸收,又加速根系伤口愈合,促发新根,同时提高越冬抗寒能力,防止抽条。
2.树体保护。若气温降至-15℃以下可能会对树体造成冻害,可进行树干涂白,用石灰、石硫合剂、食盐、植物油涂抹树干比例是5:1:0.5:0.5或者应用松尔膜等成品果树涂白剂,对果树主干、主枝、副主枝及大侧枝等进行涂白,同时清除隐藏的病菌和害虫。也可在行间覆盖生草或用废旧棉絮、毛毡、作物秸秆、草等物品将主干、主枝包裹,用废旧农膜、编织袋绑缚扎紧。
3.加固修缮设施。定期查看设施防护情况,发现设施损坏、蓬面遮盖不匀等防护不到位的情况,要及时修补、加盖,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一些基础固定不稳的设施大棚,特别是连栋大棚,要增加压膜结构,及时加固立柱,防止大雪强风破坏棚体。采用多层覆盖、紧闭棚膜等措施提高棚室保温性能。
    二、灾中应对
1.清除设施积雪。对于因积雪超重有可能造成果树越冬拱棚及设施棚体压塌倾覆的,可采取人工或机械等方式,提前或及时清除棚膜(被体)上的积雪。开展雪灾救援时,一定要注意人身生命安全,对于遭受积雪覆盖随时有可能倾覆的危棚,切忌到大棚内操作。
2.设施内果树管护。在低温冰雪天,设施大棚、日光温室应注意除湿保温,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加热、补光措施,促进植株生长。天气转好时及时通风降湿,并排涝降渍、清沟排水,适当增施菌剂、生物刺激素类产品,促进恢复生长,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
    三、灾后修复
1.加强营养管理。早春解冻后要提早施肥,根际补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多用尿素;新叶展开时用0.2%磷酸二氢钾或0.3%尿素叶面喷肥2-3次。根系冻伤容易缺素,根据症状对所缺元素进行叶面喷施。在开花前10-15天增灌1次水,有利于恢复冻害。并在树盘上覆盖厚层稻草、作物秸秆等,以保持水分。
2.加强花果管理。对因花芽受冻而花量减少的果树,要采取保花、保果措施,尽量提高坐果率,但也要注意合理负载,避免树势进一步衰弱。对冻后树体生长失去平衡造成大量花果的,应疏除部分结果母枝,减少花量。
3.加强病虫害防治。受冻害后树势减弱,容易感染病虫害,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促进树体生长健壮,迅速恢复。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