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着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激发消费活力
礼县坚持把抓实抓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信心,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着力打造良好市场秩序,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市场监管领域全过程全链条消费保护不断加强。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基础体系保障。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民生要事抓紧抓实,建立“一把手”推动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针对群众反映的食品、药品等热点问题,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压缩办理时限,坚持“快录快办快反馈”原则,快速处理食品安全、价格欺诈、假冒伪劣产品质量问题,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针对放心消费环境建得好不好,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处理得及不及时、满不满意等情况,建立督导通报工作机制,不定期通报完成质量、创建进度、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ODR企业机制建设、12315效能评估评价等工作进度,形成你追我赶态势,提升了消费维权工作效能。
二是夯实维权机制,畅通消费维权渠道。依托12315平台,不断完善12315执法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受理、转办、督办、回访等一整套制度,消费维权问题快速解决机制和反应机制更加畅通,消费维权效率、投诉解诉率、举报办结率、消费者满意率的进一步提升。积极推动消费维权关口前移,夯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责任,针对投诉较多,较为关注的经营者,集中开展行政约谈,督促落实主体责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规范、高效地处理每个消费诉求,从处理消费者诉求个案入手,有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让消费者在个案投诉举报处理中提升信任感、获得感、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24年,共受理12345、12315投诉、举报、咨询案件共613件,投诉举报及咨询全部完成结单,办结率达到100%。
三是推进社会共治,优化市场消费环境。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协同监管,有效解决难点热点问题,推进社会共治,坚持开门维权、依法维权、智慧维权,推进完善消费维权机制,提升消费维权效能,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经营者响应、消费者满意的消费维权格局。从事前提示警示和商品服务监督、事中消费纠纷化解到事后约谈、曝光,全流程深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县ODR企业新增3家,接收转办消费者投诉60件,办结60件,办结率100%,开创县级放心消费承诺示范店6家,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6户。
四是紧盯“关键小事”,铁拳执法护民为民。始终紧盯群众消费安全的“关键小事”,扎实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食安守护”、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行动,查办了一批与群众紧密相关的违法案件。以城乡接合部、农村消费市场为整治重点,围绕投诉举报集中的热点商品和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商品,组织开展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对抽检的不合格商品依法进行处理,倒逼商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消费环境持续向好。同时,突出重点领域,积极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打击侵权假冒伪劣等各类市场专项整治,查办涉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无证经营及未明码标价等方面的行政执法案件120件,罚没款合计34.88万元,有力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五是营造浓厚氛围,提升全民维权意识。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创设载体,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的协同共治消费维权机制。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消费教育“五进”活动,全社会关注参与消费维权的氛围日益浓厚。去年以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30个,制作宣传标语横幅46条,发放宣传资料2.2万余份,发送消费维权短信2万余条,引导经营主体、消费者参与教育引导活动1400余人次。利用微信、微博、抖音、报刊、广播、电视杂志等新闻媒体,以及车顶尾屏、商场显示屏、户外广告牌,推送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网购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宣传标语1500余条,制作播放各类公益广告60条,发布消费典型案例9个。扎实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和落实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等工作,及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各类市场主体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信用信息。强化结果运用,引导经营者提高诚信经营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