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立足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坚持以山水为本底、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聚力发展全域旅游,把陇南建设成为大九寨旅游圈重要的游客集散地、西北知名康养目的地、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先秦文化
陇南是秦人的发祥地和摇篮,早在3000多年前,秦始皇的祖先在这里牧马狩猎,开化拓土,始国东进,最终雄霸中原,一统神州。礼县西汉水流域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及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秦帝国建国的初创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初,礼县大堡子山春秋初期秦公陵墓的抢救性发掘与研究,确证今礼县东北部西汉水上游地区即是《史记》记载的从商末至春秋初期约400年间秦人的先世嬴姓部族与早期秦国的活动中心——西垂(西犬丘)之地,也是秦第一都邑和第一陵区所在地。
三国文化
陇南是三国古战场,三国文化在这里集聚,先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大战于陇南,屯兵祁山堡、巧设空城计等皆出于此;后姜维九伐中原,兵困铁笼山等经典战役及邓艾偷渡阴平都发生在陇南境内。陇南是汉魏主战场,祁山堡又是其后方大寨,三国文化在此形成与传播,礼县祁山武侯祠又称武侯庙,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建,系全国现存规模较大而完整的9座武侯祠之一。
氐羌文化
陇南是古氐羌文化发源地之一。《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叠山属甘肃南部,与岷山相接;宕指今陇南市宕昌县,与岷江相近。根据《魏书》及《周书》记载,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人始建宕昌国,都城就在今宕昌城关旧城。《武都县志》记载:“陇南武阶,古为白马氐人聚居之地。”南北朝时期氐人先后在陇南境内建立了仇池国、武都国、阴平国、武兴国等地方政权。至今在文县铁楼藏族乡和石鸡坝乡十八个白马人山寨传承和保存着丰富和独特的藏族文化,被学者称为是罕见的民俗文化大观园和氐文化的活化石。
红色文化
陇南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域最广的地区之一,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都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留下了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等众多革命旧址、遗迹和革命文物。习仲勋等老一代革命家在国民党队伍中进行秘密斗争实践、探索在旧军队中发展党组织、领导发动“两当兵变”。陇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数量众多、价值重大,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8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885件套,主要收藏于全市九县区纪念馆。
民俗文化
西和乞巧节: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西和、礼县一带 都会举行规模盛大,持续时间七天八夜的乞巧民俗 活动,为世所罕见。整个乞巧过程分为坐巧、迎巧、 祭巧、拜巧等环节。2008 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
武都高山戏:又称高山剧、“演故事”等,是在武都当地民间说唱、歌舞表演、民间祭祀和传统 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为甘肃 省独有的两大汉族特色剧种之一。2008 年被列入 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县池哥昼:是流传于文县城西 3 公里白马河 (俗称达嘎河)流域,此地也是古白马氐人的后裔 白马藏族聚居区。其最具特色的傩舞“池哥昼”,活动场面庄重热烈,既有神秘的民俗气氛,又充满浓郁的娱乐色彩,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
两当号子:自古有“陇南乐府”的称号。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林区深处的站儿巷、云屏、广金 等乡镇,曲体结构目前流行的有一段体、两段体和三段体。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旅游景区(国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9家)
宕昌官鹅沟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宕昌县城郊,由官珠沟、鹅嫚沟和雷古山三大游览片区组成,三者贯通连接,整体构成“U”型的游览线路体系,总面积达66平方公里。2014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20年通过文旅部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2022年7月被文旅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评为最具生态自然景观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甘肃省十大旅游景区、“最具观赏价值”的地质公园。
武都万象洞:位于武都城区东1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人称华夏北方第一洞,洞名为赵朴初大师所题。洞内钟乳石万象林列,琳琅多姿,步入洞中,步移景换,如入仙境,自北周以来,游人不断,题记甚多。2007年又发现一姊妹洞,更为原始奇丽。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 质公园。文县天池景区:位于文县城北 64 公里的洋汤 河源头,海拔 1500 多米的高山峡谷中,包括洋汤 天池、盆景池、饮马池、黄林沟,共同形成一个大 景区,其中的洋汤天池系全国四大天池之一。洋汤 天池方圆 40 多华里,形如葫芦,九曲十八弯,周 围奇峰竞秀,松柏峥嵘,湖面千顷碧波,映红漾绿, 并以诸多神奇美好的传说和“天池三绝”著称,是 国内有名的高山明珠。
文县天池景区:位于文县城北64公里的洋汤河源头,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包括洋汤天池、盆景池、饮马池、黄林沟,共同形成一个大景区,其中的洋汤天池系全国四大天池之一。洋汤天池方圆40多华里,形如葫芦,九曲十八弯,周围奇峰竞秀,松柏峥嵘,湖面千顷碧波,映红漾绿,并以诸多神奇美好的传说和“天池三绝”著称,是国内有名的高山明珠。
文县白马河景区:位于文县县城西南部的铁楼藏族乡,是白马藏族主要聚居区。这里有着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奇秀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这里既是休闲度假的生态旅游胜地,又是白马民俗文化的博物馆。白马人《池哥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草河坝、案板地、入贡山、强曲四个白马藏族聚居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文化村落。
康县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景区:康县是北方有名的绿色生态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以亚热带风光和物产丰富著称,康县阳坝更以“陇上版纳”而闻名。阳坝景区距县城84公里,境内群山皆绿,林木茂盛,环境优美。其中的梅园沟、红豆谷、清河原始森林更是景区之精华,步入其中竹林密布,流水淙淙,茶园碧绿,棕榈当风,倍感空气清新,荡气回肠,阵阵幽香,让人流连忘返。
康县花桥村景区:位于康县长坝镇,是西北地区集乡村养生养老、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乡村旅游培训及农特产品加工、展示、销售等产业链融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先后被授予“中国茶马古道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全省农民回乡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康县岸门口古村康养旅游区:距离康县县城8公里,位于风景秀美的燕子河畔。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织,在这里绘就了一副“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的“乡村山水画卷”,清代风格的朱家大院就坐落于此,是集休闲度假、医疗康养、田园风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2016年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康县王坝生态民俗旅游区:距康县县城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堪称“陇上田园,诗意王坝”。景区生态资源优厚,气候温润,群山叠翠,如诗如画,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高达80%以上,负氧离子达3.6万个,辖区内有中国最美乡村大水沟、乡村主题馆、欧式小木屋、青林沟将军崖等,广为流传的棒棒鞭、康中唱书、羊皮扇鼓舞等民间文艺均发源于此。
成县西峡颂景区:位于成县县城以西10公里处,为我国汉隶书法“三颂”之一,是古代摩崖石刻中保存最完好的珍品。这里青山对峙,奇峰峻秀,风景绮丽,悬崖绝壁上古西狭栈道足迹犹存,有李可染大师《西狭颂》碑题。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县陈院生态园旅游景区:坐落于素有“北后粮仓”之美誉的陇南市成县陈院镇,景区占地总面积 8.7 平方公里,以“生态观光、娱乐休闲”为主题,以“山中有树、林间有果、路路有花、四季常绿、有玩有乐、绿色生活”为景区特色,是一个集生态休闲观光、农耕文化体验、亲子动漫娱乐、农特产品选购四大功能和融合多种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徽县金徽矿业景区:地处长江上游,秦岭南麓,是西成铅锌矿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景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按照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建设目标和生态型、环保型、数字化矿山的建设标准,建成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地下工厂、地上花园的现代化绿色矿山工业旅游基地,成为广大游客观光旅游、科普体验、休闲娱乐的向往之地。
徽县金徽酒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徽县伏家镇,深入挖掘金徽酒独特的酒文化魅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园林式生态酿酒园,形成了金徽酒文化展览馆、金徽生态休闲园、飞天广场、古井广场、全自动包装中心、樱花大道、万吨不锈钢酒库、生态酿酒车间、陶坛库、海眼神泉、虞泉湖等一系列景点。
西和晚霞湖景区: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湖面面积1800亩,蓄水量1035万立方米,湖内湿地芦荡丛生、群鸟集翔,荡舟湖上可领略湖光山色。景区内有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所作《织女》塑像、乞巧文化博物馆等。周围地方小吃应有尽有,山上林果繁茂,春可赏花之绚烂,秋可品果香鱼肥,令人有天上人间之感。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位于礼县城关镇秦人广场,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收藏各类文物达5000余件,一级文物150件,二三级文物超过500件,主要藏有西垂陵园出土文物四轮方车、秦公鼎、秦公簋、秦编钟等珍贵文物,是寻根问祖、探源先秦的必去之处。
两当云屏三峡景区:位于两当县城东南36公里处,景区三段峡谷分别为“土地峡”“观音峡”“西沟峡”,故称“云屏三峡”。峡谷全长100余公里,方圆400平方公里,与徽县三滩风景区隔山相邻。景区自然风景秀丽多姿、峰奇石异、绝壁千仞、枯松倒挂、飞瀑湍流、山秀水清。景区有大小景点六十余处,尤以“一寺二门三峡四洞五崖”最为突出。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宕昌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位于宕昌县城西35公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镇,有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红军街,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这里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丰碑,现已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伟绩、继承革命遗志的神圣之地。
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1932年,由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领导发动的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两当兵变”就发生在这里。该景区包括“一线六点”,“一线”即两当兵变行军路线;六点即:杨店-两当兵变前部队驻扎地;东山-两当兵变前部队的侦查地和瞭望地;两当兵变旧址-两当兵变部队指挥地;两当兵变遗址-两当兵变发生地;两当兵变纪念馆-两当兵变后部队集结地;太阳寺-两当兵变部队的改编地。两当兵变纪念馆位于两当县城显龙北路西侧,现已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神圣之地。
徽县花映三泉景区:位于大河店镇境内青泥岭 主峰铁山脚下,距城区 22 公里,在青泥岭主峰铁 山脚下,也是吴玠、吴璘率领吴家军以少胜多著名 战役“仙人关大捷”古战场,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在 任何时候欣赏到花海的美丽,还能在路途中领略青 泥古道山峦起伏迭翠,林草葱郁花香的田园风情;“花映三泉 古韵青泥”生态旅游度假是久居城 市的人回归自然,追究野趣的度假园区,也是学校 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理想之地。
山湾梦谷景区:景区总占地面积 3551 亩,是 以藏羌文化为基底,集山谷田园花海观光、羌族风 情体验、特色民宿、养生美食、娱乐休闲等为一体 的旅游景区。景区以森林为主, 春夏秋冬交替明显,光照充足,是天然氧吧,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别具 风格;民宿康养区距离山脚山门约 6.5 公里,保留 了原住民部分建筑,再结合现代建筑工艺形成了别 具特色的羌藏文化建筑群。
文县碧口镇:位于甘肃的最南端,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甘肃的西双版纳”和“陇上小江南” 之称。有珙桐、水杉、银杏、香樟等国家保护珍贵 树种;有茶叶、核桃、黑木耳、白木耳、香菇、蕨 菜、薇菜等优质农副土特产。2006 年被评为甘肃 省第一批“甘肃历史文化名镇”。2013 年,凭借悠久的历史,雄厚的经济基础,优美独特的茶园和 水库风光在众多参选乡镇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甘肃十大魅力乡镇”。(来源:市委政策研究室)